时间:2025-06-17
发布单位:
2025年“国际档案日”宣传周期间,虹口区档案局(馆)、区委党史办组织开展了三场档案文化宣传暨“跟着档案学党史”宣讲活动。虹口区青年宣讲团档案史志分团的宣讲员分别为来自高校、福利院、图书馆的听众讲述了记录在档案里的故事,解读档案的民生服务功能。
“1988年8月8日,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26号地块的50年使用权成功进行了有偿转让,这是上海首次试点土地批租制度。而虹口区第一块批租土地建设项目是龙邸大厦,时间是1992年3月。”6月9日“国际档案日”当天,在彩虹湾公共服务中心的虹口区档案局培训室,宣讲员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们作了题为《轻舟已过万重山——从档案看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如何从“后卫”到“前锋”》的宣讲。透过大量档案文献、历史照片,学生们仿佛来到了改革开放初期,领略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在城市建设、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。“通过这些档案,我们看到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也让我们认识到新闻工作者记录时代的使命。”
6月11日,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的长者们在工作人员和亲属的陪同下,走进虹口档案史志陈列室参观。同样是聆听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故事,作为亲历者的老人们显得更加激动,从“挤巨龙车”到造越江大桥、通地铁,从“票证时代”到“菜篮子工程”,从“蜗居生活”到住进新式居民区……这些场景仿佛历历在目。在听宣讲过程中,他们不时指着屏幕上的图片说“当时就是这样的”“后来变化老大了”。活动结束后,有老人意犹未尽,还即兴赋诗“景像大异今人羡,留观景像育后人”。
第三场宣讲的听众是来自虹口区图书馆、各街道图书馆的工作人员,他们选择了“随申办如何查询民生档案”这个宣讲主题。什么是民生档案?怎么查询民生档案?民生档案有哪些用途?面对这一系列问题,宣讲员通过案例分析、视频解读等方式一一解答。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,宣讲内容实操性很强,用手机查阅民生档案方便实用,贴合老百姓需求。接下来,将根据需要把“跟着档案学党史”中丰富的宣讲内容送到全区各街道图书馆,开展好公共服务。